全文检索 

高级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子法大  >  正文

法大学子这样学习“马新观”|光明新闻传播学院探索五地同步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现场教学活动

来源:光明新闻传播学院   7-31   阅读:
T AAA

为进一步改革创新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体系,持续探索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教学新模式,7月14至15日,“新传-立格联盟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现场教学”五校联合暑期夏令营在北京、上海、重庆、武汉、延安五地同步联合开展。参加此次夏令营的中国政法大学光明新闻传播学院师生在北京北大红楼、京报馆旧址探寻红色新闻发轫发展,在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等主流媒体触摸新闻传播创新,在上海苏州河畔学习邹韬奋的新闻精神,在武汉大陆里4至9号回顾《新华日报》抗日救亡的事迹,在红岩革命纪念馆、白公馆、渣滓洞领悟红岩精神与红色记忆的形成历程,在延安宝塔山下传承新华社的红色基因,在历史记忆与时代场景交叠合一、个人情感与家国情怀交织激荡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真正学懂、弄通、做实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核心要义。

(建议把立格联盟五校联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夏令营北京站开营授旗作为大图使用)

北京站

现场教学路线:钱端升纪念馆-北大红楼旧址-京报馆旧址-人民日报新媒体中心-人民网初心报告厅-新华社-光明日报社

地点一:钱端升纪念馆

隆重的开营仪式之后,在中国政法大学钱端升纪念馆,夏令营师生通过聆听讲解员深入浅出的讲解,结合照片、文稿、资料、各类实物及相关影像,深入了解到钱端升先生的光辉事迹,深化了对法治精神的认识和理解。

参观结束之后,澎湃新闻时事新闻中心资深记者林平为营员们带来题为《法治新闻何为》的讲座。他结合自身多年的法治新闻策划报道工作经历,阐述了近年来澎湃新闻法治议题内容生产的理念、情怀和追求,提出了媒体观察法治、深入法治、作用法治的逻辑和建设性力量,分享了自己致力于对话、追问、呈现法学大家的探索与心得。他勉励同学们,在每一次新闻采访、写作之前,要能提出真问题,要做足功课,要有足够的视野,相信用自身的真诚和厚度,终能走向高地、抵达彼岸。

地点二:北大红楼旧址

7月14日下午,光明新闻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姚泽金教授在北大红楼旧址开展了“在历史场景和理论交锋中学思践悟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现场讲学,详细回顾了北大红楼作为马克思主义传播阵地的相关历史背景以及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媒介实践,让学生感悟到先辈们对中国新闻事业的深邃思考与杰出贡献,理解今日之青年应如何继承与发扬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核心精神和实践要义。

地点三:京报馆旧址

师生团队来到京报馆旧址(邵飘萍故居)实地了解《京报》的发展历史,光明新闻传播学院网络与新媒体研究所党支部书记屈高翔老师为大家讲解了“邵飘萍新闻思想及其当代价值”,透过“一报一馆一人”的故事引导大家走近邵飘萍的办报历程和新闻救国史,感受“飘萍一支笔,抵过十万军”的新闻力量,感悟革命先辈坚守立场、追求真理、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

地点四:人民日报新媒体中心

7月15日上午,新传-立格联盟(北京站)的师生们踏入人民日报社,近距离学习人民日报社在新媒体领域的创新经验。人民日报新媒体中心办公室副主任齐越结合具体案例,为师生们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人民日报新媒体中心十年来的传播创新探索和当下基于数据、计算、智能的主流媒体实践演进新趋势。

地点五:人民网初心报告厅

人民网党政采访部主任申亚欣带领大家沿着习总书记的足迹,探访人民网的重要板块与特色栏目,介绍了人民网作为主流媒体的发展进程和众多历史珍贵时刻、场景定格,让在场师生切实感受到人民网作为国家重点新闻网站排头兵的迅猛发展和责任担当。中国政法大学光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聂书江以“国际传播新形态:范畴、特征与策略”进行实景教学,从对外关系法规范下的国家传播、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引下的国际传播新形态等方面展开了深入分析。

地点六:新华社

7月15日下午,师生团队赴新华通讯社进行参观学习,沉浸式体验了新华社社史《新征程 再出发》,观看了 “与王亚平面对面”、“2021年最美基层民警候选人云推介”等几个融屏报道典型案例。新华社记者向师生们介绍了 “新立方智能化演播室”在5G、CAVE、MR、XR以及元宇宙等领域的技术融合特色,让现场师生切实感受到了媒体融合发展潮流趋势。光明新闻传播学院传播学研究所副所长祖昊以“中国共产党文宣系统的结构形态及价值意涵”为题开展了实景教学。

地点七:光明日报社

在光明日报社,师生聆听了新闻研究部副主任周华老师对光明日报社报史的介绍,走访了光明日报社技术与视听部和人工智能新闻信息重点实验室,实地了解当下新闻工作的采编流程,领略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语音识别、深度神经网络等网络新技术在新闻采集、生产、分发、接收、反馈中的运用与创新。周华表示,希望同学们通过对社史展陈的研习,更好地知悉几代光明日报人所遵循、所珍爱的“与真理同行、与时代同步”的信条,切实加强对新闻事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立志把我国的新闻事业推上新的台阶。

带队老师心得体会姚泽金:

营员们现场沉浸式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进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学习实践路径的探索,在历史与现实辉映的多重场景中思考肩负使命与传播创新。期待‘新传-立格联盟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现场教学’五校联合暑期夏令营越办越好,期待五所政法学校新闻传播学院联系越来越紧密,期待五所政法学校新闻传播学院的师生们友谊长存。

参营学生心得体会闫嘉:

我们要主动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以更加积极的姿态适应媒体发展的新趋势。夏令营以前我们对相关的历史都是在资料中了解,这次能线下走进邵飘萍故居,走进北大红楼,真切感受先辈的精神,让记忆中的知识和现实场景有了交融,现场教学与讲座相结合,带给我们非常宝贵的体验。

重庆站

现场教学路线:邹容烈士纪念碑-中国民主党派陈列馆-周公馆-白公馆-渣滓洞-红岩革命纪念馆-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旧址-《新华日报》总馆旧址

地点一:邹容烈士纪念碑

7月14日下午,在重庆市渝中半岛的南区公园内的邹容烈士纪念碑前,西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刘大明副教授以《革命军中“马前卒”》为主题进行了现场讲学,详细回顾了邹容烈士的革命历程与牺牲精神。邹容烈士壮志未酬身先死,对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影响甚大,其革命精神跨越时空,不失现实意义。

地点二:中国民主党派陈列馆

在中国民主党派陈列馆“风雨同舟”的大型群雕前,重庆工商大学洪富忠教授为大家讲解了《周恩来的“朋友圈”》,回顾了中国共产党人建立、壮大和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伟大历程。

地点三:周公馆

全体营员走过中山四路,走进周公馆,深刻感受了周恩来总理在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挽救民族危亡中的历史贡献。

地点四:白公馆

白公馆中象征着团结的石榴树开得正艳,通过一张张图片营员们走进过去的岁月,看见革命志士即使被囚也仍然不改坚定的理想信念,小萝卜头的事迹更是让大家心怀感念,革命先辈们的奋斗历史激励着全体营员不忘初心。

地点五:渣滓洞

结束了在白公馆的学习后,营员们马不停蹄地赶往渣滓洞。西南政法大学贺艳教授以“《红岩》的跨媒介传播与革命集体记忆的形成”为题进行了实景教学。审讯室内各色的酷刑、阴暗的牢房里破旧低矮的木床、一张张年轻的烈士像……营员们跟随讲解员走进渣滓洞,近距离地学习与感悟了革命先辈们的革命精神。

地点六:红岩革命纪念馆

7月15日下午,营员们来到了红岩革命纪念馆,这里陈列着一件件见证了中共中央南方局革命历史的物品与照片。这幢三层楼的红岩革命纪念馆,深入且全面地向营员们展示了红岩精神的本质与内涵。

地点七: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旧址

在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旧址,一处处落了灰的老物件在讲述着一段段历史,或是毛泽东同志抵达重庆时同志们为他送来的风扇,或是门卫室那扇能直接通往二层的秘密小门,营员们在讲解员的讲述中重温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们艰苦奋斗的光辉历程与坚持抗战的革命精神。

地点八:《新华日报》总馆旧址

《新华日报》总馆旧址建筑群依山而建,营员们沿山势自下而上参观了排字房、记者办公室、铸字房、印刷编排室、总编室等旧址,在封闭倒塌的防空洞前聆听当年为躲避日军轰炸而在防空洞中进行印刷工作的历史,学习着党的时局主张,领悟着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的深刻内涵。

带队老师心得体会尚武:

在路上心里才有时代,在现场心里才有感动。不同于传统课堂上的文字、视频表现,我们的实景教学具有现场感。希望同学们在自己的切身观察与体验中,收获增益自身的经历与经验,思考肩上使命,不断传播创新;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指引下,坚守新闻的真实性与客观性,赓续红色血脉,书写时代华章。愿同学们在这段非凡的旅程中,收获知识的硕果,铸就坚韧不拔的意志,培养出敏锐的新闻洞察力和深厚的社会责任感,为新时代的新闻传播事业贡献智慧与力量。

参营学生心得体会尤颖:

这次夏令营不仅让我深入了解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内涵,更通过实地实践,让我深刻体会到了“红岩”精神的力量。“行千里,致广大”,这是重庆,也是先辈们行千里之革命路走到的繁华盛世,我们行千里学习之路来到“红岩”故地,所思所愿皆想用手中的相机与纸笔,致广大志,为人民谋福祉,为社会献力量。这次夏令营虽然短暂,但它给我的启示和影响却是长久的,我将带着这次经历中收获的知识和感悟,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指导,继续在新闻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上海站

现场教学路线:华东政法大学韬奋楼-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中共一大会址-上海《解放日报》社-bilibili总部

地点一:华东政法大学韬奋楼

在华东政法大学韬奋楼,华东政法大学传播学院院长范玉吉以“邹韬奋的爱国情怀与社会责任”为主题进行现场实景教学,回顾了邹韬奋先生的生平及其在新闻出版方面的思想和实践,阐释了“热爱人民,真诚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韬奋精神,引导同学们坚定新闻理想,做有社会责任感、使命感的新闻人。

地点二: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

在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师生们依次参观了“近代中国出版业的变革与转型”、“现代中国出版业的形成与发展”、“新中国出版事业:砥砺奋进七十年”等主题展览,让师生们沉浸感受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发展历程,深入体验了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业的变革与成就。

地点三:中共一大会址

7月14日下午,上海站夏令营师生共赴中共一大会址以及中共一大纪念馆开展主题实景教学。华东政法大学传播学院赵蓓红老师向同学们讲解了博文女校背后的建党故事,指出博文女校是一所私立女子学校,也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宿舍旧址,被誉为“革命火种的温暖港湾”。赵蓓红老师的讲解将师生带入了峥嵘的革命年代,重温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历史。

紧接着,夏令营师生走进了中共一大纪念馆,跟随讲解员的步伐重温“前赴后继,救亡图存”、“民众觉醒,主义抉择”、“早期组织,星火初燃”、“开天辟地,日出东方”“砥砺前行,光辉历程”的峥嵘建党岁月,感悟伟大的建党精神,坚定新闻人的初心与使命。

地点四:上海《解放日报》社

7月15日上午,夏令营师生来到了上海《解放日报》社,参观了上海《解放日报》社创刊75周年特展与报史长廊。华东政法大学传播学院副教授孔洪刚与秦朝森以“勇立潮头:改革开放中的《解放日报》”为主题开展现场教学。他们介绍了《解放日报》在重要历史时刻中的突出贡献,展现了中国新闻事业在历史激荡中的坎坷与发展。

地点五:bilibili总部

在上海bilibili总部,师生们跟随总部负责人进行了参观学习,聆听了b站的发展历程、主营业务、旗下品牌等相关介绍。华东政法大学传播学教授、传播学学科负责人郭恩以“平台时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内涵变化及其挑战——以b站为例”为主题开展了现场实践教学。他指出,随着数字化、智能化媒介的快速发展和普及,媒介生态了出现平台化、融合化、圈层化的新特征,需要我们重新审视和理解新闻的内涵,积极应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所面临的变化与挑战。

带队老师心得体会阴卫芝:

上海、武汉、重庆、延安、北京五城串起完整的中国红色革命史,150名同学用脚步丈量中国革命历程,感受、学习新闻先辈用生命践行的马新观,是新闻“四力”在新闻教育中的体现。马新观是一种创新观,上海城市本身自带创新气质,是新文化的发源地,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也是改革开放的前沿。此次上海之行,不仅有中共一大会址等红色足迹,也有浦东新区、B站等体现创新的地理标识和文化标识,为同学们带来了更加丰富的马新观教育与体验。

参营学生心得体会牛赫:

两天以来,我们有幸参观了中共一大会址、解放日报社等场所,聆听了范院长围绕邹韬奋先生爱国情怀与社会责任的精彩讲座。在韬奋楼,我们深入探讨了邹韬奋先生的新闻实践及其精神内涵。邹先生以笔为器,以刊物为阵地,其新闻理想与爱国情怀,无疑为我们树立了新闻工作者应有的社会责任与历史担当。作为新传学子,我们深受鼓舞,也感慨于华政校园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武汉站

现场教学路线:武汉革命博物馆-辛亥革命博物馆-八七会议会址纪念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大陆里新华日报社旧址

地点一:武汉革命博物馆

7月14日上午,武汉站师生到达武汉革命博物馆,参观了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吴玉兰教授以其个人经历为引,用行动生动诠释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一真理。让我们认识到,调查研究对于中国共产党的发展至关重要,对于我们新时代的新闻传播学子而言,更是肩负的使命与责任。

在毛泽东同志旧居,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王大丽副教授通过对青年毛泽东的群众观的讲解,揭示了新闻与群众紧密相连的深刻内涵——党的新闻事业应当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应当为人民的利益而工作。

地点二:辛亥革命博物馆

在辛亥革命博物院的实景教学中,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余沐芩老师介绍了辛亥革命前后的报刊媒体的宣传动员作用,指出报刊成为民众了解革命形势、激发革命斗志的方式,为读者建构了辛亥革命的“社会图景”,引导学生理解革命报刊的特点和意义并正确把握和体认革命报刊在早期中国共产党创建中的历史地位和贡献。

地点三:八七会议会址纪念馆

在“八七”会议会址纪念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肖迪老师介绍了“八七”会议的召开背景和会议内容,并从会前准备和会后实践两个阶段出发讲解了“八七”会议的宣传策略与群众动员,从而引导学生理解舆论在革命中的巨大力量,以及如何通过有效的宣传和组织,激发群众的革命热情,推动社会变革。

地点四: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7月15日,夏令营师生走访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院长吴晓静教授在文波楼会议室为夏令营营员讲解潘梓年的办报实践与中国共产党早期新闻事业。随后,夏令营师生在潘梓年先生雕像下举行献花仪式并重温入党誓词。

地点五:《新华日报》社大陆里旧址

夏令营师生团队参观了武汉《新华日报》社大陆里旧址,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吴莹莹老师讲述了《新华日报》近百年发展史以及创刊过程、选址原因与办报实践,师生们感受到了这份报纸在历史的风雨飘摇中仍坚持真理、顽强发声的坚定信念。


带队老师心得体会王瑞奇:

在这个略显浮躁的时代,对新闻专业的认可,对新闻传播职业的向往,对新闻理想的坚持对每一新传学子都尤为重要。本次行走的马新观夏令营为五校同学提供了党史、新闻史的现场教学,并以马新观的视角向同学们介绍了武汉这座城市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这所知名学府。希望在武汉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能激励、指引同学们在未来的新闻道路上继续前进。

参营学生心得体会温佳楠:

这次夏令营活动,使我仿佛乘坐了一架时光机,重走了前辈们的道路,亲身体验了那些决定国家命运、塑造时代精神的重要时刻,深刻学习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内容,使我更加相信价值观和信念的力量,相信新闻的力量,对我来说收获很多。

延安站

现场教学路线:延安新闻纪念馆-中央印刷厂旧址-陕北公学办学旧址-中国抗日军政大学旧址-枣园革命旧址-延安革命纪念馆-杨家岭中央大礼堂-鲁迅艺术文学院旧址

地点一:延安新闻纪念馆

延安新闻纪念馆坐落于延安清凉山南麓,是全国唯一的新闻事业专题纪念馆,师生们通过讲解了解了延安革命时期的新闻事业发展历史。

地点二:中央印刷厂旧址

在清凉山的中央印刷厂旧址,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艺术学院)副院长陈琦教授为营员们举行现场教学,讲解了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民众剧团现代戏的革命话语建构。此外,西北政法大学的李赵珑同学还为营员们现场表演了戏腔艺术。

地点三:陕北公学办学旧址

在陕北公学办学旧址的窑洞里,营员们席地而坐,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艺术学院)院长孙江教授给营员们讲解了陕北公学的创办历史和中国共产党大学新闻教育的发展与传承,指出它不仅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后胜利和新中国建设打下坚实的干部基础,而且对此后党的干部教育乃至我国的高等教育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地点四:中国抗日军政大学旧址

土地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为培养抗日干部而设立了抗日军政大学。营员们在此学习了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培养军事和政治干部的情况。

地点五:枣园革命旧址

延安枣园革命旧址是历史中共中央书记处所在地,西北政法大学的罗朋教授从范长江新闻救国理想与时间在新媒体时代的启示意义出发,为我们讲解了新闻人的独立性、信息的客观性与报道倾向性。郭淼教授以“重温党报经典再谈‘人民服务’”为题展开了现场教学活动。

地点六:延安革命纪念馆

在延安革命纪念馆,西北政法大学的郭梅教授为我们重点讲解了延安电影团的创作流变,延安电影团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自发成立的第一个独立的、正规的电影和图片摄影机构,是新中国电影的拓荒者和艺术先驱。通过郭梅教授的讲授,师生们了解了延安电影团作为解放区文艺为中国革命和早期电影做出的历史贡献。

地点七:杨家岭中央大礼堂

7月15日上午,师生们前往杨家岭中央大礼堂参观学习。西北政法大学曾静蓉教授在大礼堂开展了“中国共产党文学艺术教育的新发源地”的现场教学活动,使营员们深刻意识到文艺工作在抗战时期动员、组织、团结和教育人民群众的强大力量。

地点八:鲁迅艺术文学院旧址

鲁迅艺术文学院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为培养抗战文艺干部和文艺工作者而创办的一所综合性文学艺术学校。西北政法大学边江教授为我们开展了以“万众瞩目清凉山——新华社在陕北的红色记忆”主题的现场教学活动。

带队老师心得体会王天铮:

延安作为中国革命圣地,是特别理想和有代表性的现场教学场地。在这里,学生们不仅了解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闻业的早期发展,更在实地考察中深刻理解新闻传播在革命斗争中的重要作用,进而深入思考在全党全国人民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过程中、在纷繁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在智能传播趋势下新闻人的使命和担当。同学们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学习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深入理解了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增强了自己的责任担当意识和专业素养。希望大家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继承和发扬革命先辈的红色基因,继续发扬延安精神,坚持真理,服务人民,用智慧和汗水书写新闻传播事业的新篇章。

参营学生心得体会张芳洲:

参加此次位于延安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现场教学夏令营,并探访延安新闻纪念馆,我深受触动。纪念馆内一件件珍贵展品,生动再现了革命时期新闻工作的艰辛与辉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这里得到生动诠释,它强调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与人民立场,让我深刻理解到新闻不仅是信息的传递,更是思想的引领和力量的凝聚。此行不仅增强了我的历史责任感,也激励我在新时代的新闻工作中,继续传承和发扬延安精神,以笔为枪,为真理发声,为人民鼓与呼。

随着本次“新传-立格联盟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现场教学”五校联合暑期夏令营活动的圆满落幕,参与的师生不仅收获了深厚的理论知识,更在实地探访与互动交流中深刻领悟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时代价值与现实意义。他们穿梭于历史与现实的交汇点,领悟着新闻人的使命与担当,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火种播撒在心田,将所学所感转化为未来职业生涯中指引前行的灯塔。

活动虽已结束,但学习与探索的步伐永不停歇。学员们纷纷表示,将以此次夏令营为契机,持续深化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学习研究,积极投身新闻实践,用镜头记录时代变迁,以笔触描绘社会风貌,努力成为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

展望未来,五校将继续携手并进,深化合作与交流,共同构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新高地,为培养更多政治立场坚定、业务能力精湛、作风优良的新时代新闻工作者贡献力量!

编辑 陈睿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 热点新闻 |
| 法大微信 |
扫一扫,知道更多
| 微博 |

手机版 | mobile phone version

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 © 网络工作室负责维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新闻网手机版